新聞

NEWS

DevOps認證那些事兒——聽聽過來人怎么說

時間:2023-12-01


觀看:123


作者:


來源:

特邀分享嘉賓:陳飛

DevOps咨詢師、敏捷咨詢顧問


本次,現代卓越邀請陳飛在百忙之中,為大家?guī)砹艘粓鼍实腄evOps認知及學習經歷分享。希望感興趣的同學借此能對DevOps有更深的了解和認知。


陳飛:今天跟大家講一些關于DevOps的故事,DevOps本身并不是一個很新的事物,但是DevOps這個概念卻是非常新的,這個詞2009年才提出來,到現在也不過是14年。


“DevOps” 的起源故事


DevOps在國外應用的比較多,尤其是國外的一線互聯網企業(yè),像谷歌、Facebook、Flickr這些公司運用的都很成熟了。尤其是Flickr與DevOps這個詞的淵源很深,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

640.png

在2009年,比利時有一位咨詢顧問叫做Patrick Debois,他當時深陷于一個政府的數字化項目,他最頭疼的事情就是:研發(fā)寫了幾萬甚至十幾萬行代碼,做了一個很大的包扔給運維,然后讓運維做部署上線,中間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故障,花了很長時間才上線,這個過程中他們?yōu)檫@個事疲于奔命。


640.jpg

Patrick發(fā)現開發(fā)者申請基礎設施的方法非常落后,他對此非常不滿,渴望用更好的方式去實現敏捷集成設施。終于,在2009年的Agile Infrastructure大會上,Patrick聽到了Flickr的一個分享——“Flickr是如何在一天之內做10次上線的”。


Patrick對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,他緊接著召集了全世界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人一起來討論,在他的老家比利時根特開了一個名叫DevOpsDays的會議。從這開始,DevOpsDays這個詞就成為行業(yè)的一個熱詞。再往后,DevOpsDays就被簡化成為DevOps。

“國內” DevOps的現狀



那回到國內的情況來看,DevOps的運用并不是很樂觀。像一線的互聯網企業(yè)做的還不錯,比如像阿里,我們經常用的手機淘寶App,一天可以做到上線100次左右的新功能,這屬于比較極限的情況。但是除一線企業(yè)外,普遍公司的情況不太樂觀。


比如昨天,有一家國內的中小規(guī)?;ヂ摼W公司,請我去給他們做一些DevOps咨詢方面的工作。我們做現場訪談的時候了解到,他們其中一個比較大的痛點是:價值交付比較慢。
他們的運營團隊提出一些想法和點子后,通常在一個月后才能實現交付。甚至連老板提出的想法——只要老板不拍桌子強硬上線,他們交付的時間也在一個月后。這個價值流動非常慢,用戶的反饋也不是很好,連他們自己都說,他們還處在一個比較原始的狀態(tài)。


640.jpg


像這種情況在國內的中小規(guī)?;ヂ摼W企業(yè),還有一些傳統(tǒng)的軟件企業(yè)里是非常常見的。我一般開出的方案,都是敏捷和DevOps一起來做的綜合方案,能夠提高企業(yè)整個的工程效能。


那么做這種項目的時候,我深深的感受到了,國內真正懂敏捷、懂DevOps的人才是非常非常匱乏的。否則的話呢,我現在可能也沒有這碗飯吃了哈哈。



“我” 和DevOps的故事



我為什么會有這碗飯吃呢?首先說第一個大家可能沒有經歷的事情,我在外企工作很多年,十幾年前我就接觸了很多敏捷和DevOps的工程實踐。

比如我是在2006年或2007年,第一次接觸到了scrum,像 CI(持續(xù)集成)和CD(持續(xù)交付),包括制品管理這些工程實踐,我也是在十五六年以前就已經接觸了。對于我來說很多工作是駕輕就熟的。

640.jpg

再一個就是,我確實是國內學DevOps比較早的一批人。我在2019年完成了DevOps Master課程的學習。我個人感覺,DevOps Master課程一方面介紹了一些基本的工程實踐;另外一方面介紹了很多關于精益方面的理論基礎。


以前我不太清楚精益這些方面的理論基礎,直到我學完DevOps Master的課程以后,我才知道精益對于軟件研發(fā)的意義有多么強。比如說價值流動、單件流、看板當中的WIP限制這些概念就非常重要。


當我學完這個課程之后,我再回過頭來看我曾經所做的那些實踐,那些比較好的實踐基本上都是符合DevOps的理論;一些不好的實踐呢,都是違背了DevOps的理論或原則。

640.png

所以在這里也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,關于DevOps的課程,這是一個比較值得去學習的課程,也是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參加到DevOps的學習和實踐當中來,努力一起把我們中國軟件推向新的高度!

電話咨詢

15011540270

關注軟考